剑川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从接绝续乏到复种小麦种植是怎样在
TUhjnbcbe - 2024/4/28 17:13:00
中医治疗白癜风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141122/4522589.html

《三国志通俗演义》里有一回叫“孔明秋夜祭泸水”,说孔明七擒孟获以后,胜利班师回蜀的情景。这时,正是九月天气,先遣部队到达泸水旁边;忽然阴雾黑云,四下布合,狂风沙石,从水面而起,军队渡不过去。当地传说:这条水上有“猖神作祸”,来往行人,必须祭祀。这里的习惯是用四十九颗人头和黑牛祭祀,才风平浪静,渡得了泸水。孔明依照惯例行事,只是不用人头而已。他叫唤了行厨,宰杀牛马,和面为剂,塑成人头,里面用牛羊等肉做馅子,这就叫做“馒头”。

当然,这是荒诞无稽之谈,但在《事物纪原》(公元十一世纪后期)里,却认为我国古代用“馒头”形式食用小麦,是从此开始的。

一、小麦是何时传入中国的

的确,“九经”里,没有“麵”字,也没有“饼”字。这两个字到汉代才有。公元前一世纪的《急就篇》里有“饼饵麦饭甘豆羹”之句。《说文解字》解释:“饼,麵飺也。”(就是麵粑粑)。“饼”、“麵”二字的出现,都在张骞通西域(第一次出使西域在公元前年)之后。

于是,有人怀疑:为什么在张骞通西域之前,没有小麦粉食的记载,而在通西域以后,才出现有这两个字呢?想必小麦和粉食技术都是在张骞通西域以后才传入的。

可是,这样的推断难免会遭遇到一些疑难。事实上,正是如此。即在春秋战国以前,已经有“麦”字,它是大麦、小麦的统称。到春秋战国期间,还有“來”、“牟”二字;“來”是小麦,“牟”是大麦。由于当时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作为统称的“麦”字逐步转化而为小麦的专称。对此事实,小麦在张骞通西域后传入的倡说者,又作这样解释了:“麦”字是指大麦,“來”是山岳地区周民族对大麦的称呼,“牟”是沿海地区殷民族对大麦的称呼。但是对这样的解释是不能令人信服的。

其实,小麦的食用技术,也是不断地在变化。目前一般采用的粉食方式,在我国历史上,却不是唯一的方式。小麦的技术在西汉时从国外传入并没有明确证据,但在此以前,我们祖先就已经食用小麦了。他们用小麦仁蒸煮为饭(和黍、稷、稻、高粱等一样的做法)。西汉时的“野人农夫”还留有吃“麦饭”的习惯(磨麦合皮而炊之也)。

此外,甲骨文、金文里,就有“麦”(亦作“來”)字,它的写法,将近有八十种之多,大都大同小异,可能因地区不同或时期不同,产生了差异的。更早的,还有这样的传说:周民族祖先——弃,小时候,就学种麦了(《诗经大雅生民》)。那时,相当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年,在安徽毫县钓鱼台,发掘出西周时期的炭化圆粒小麦种粒二百余粒。据鉴定:它们可能属于古代小麦T.antiquorum,Heer的种。后来,在云南剑川海门口又发现了三千多年前的麦穗。

二、小麦的重要作用——“接绝续乏”

小麦在我国粮食生产中,显得其重要,系在冬麦比较广泛地栽培以后。那时,大致是战国期间。

古代,麦有“來”、“牟"之分,也还有“旋麦”和“宿麦”之别。“旋”是立即的意思,“旋麦”就是当年播种、当年收获的春麦。“宿麦”是当年播种,麦苗在田里过个冬,第二年夏季收获。这两个名词,最早见于西汉的《氾胜之书》。当然,“宿麦”的栽培,犹在西汉以前。

冬麦的栽培是怎样创制出来的,在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资料来说明。但从文献上的反映,我国最早的栽培,是以春麦为主。春秋初期,才见有冬麦栽培的记载,那是在鲁隐公三年(公元前年),“四月(夏正),郑祭足帅师取温(今河南温县)之麦。”这是记载一次抢麦子的活动。显然,这里栽种的是冬麦。

又《管子》ー书,一般认为是战国至汉初不只一人的写作论文集。但它所反映的,应该绝大部分是管仲相齐时期的情况。该书中《轻重乙篇》里曾提到:“九月种麦,日至而获。”当时的认识,是“麦者,谷之始也。”即冬麦的收成,是一年收成的开始。显然,齐国也种了冬麦。

可是,和齐国很邻近的鲁国,却两样,鲁国还是种的春麦。鲁庄公七年(公元前年),“秋大水,无麦苗。"二十八年冬,“大无麦禾。"按周正解释,它们指的都是春麦。在温地以西的关中地区,也是种植春麦的。《诗经·豳风·七月》:“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黍稷重穋,禾麻菽麦。”周正十月,正是夏正八月,是春麦收获的时节。

这样看来,冬麦栽培,是从黄河中下游开始。初期,地区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但是,冬麦一经栽培,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收到前所想象不到的效果。

在此以前,不论是“不易之地”,或“一易之地”、或“再易之地”,一般是一年一熟。要以一次收获的农产品维持一年以上的生活,是不简单的。加上,黄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并不是“五日一风、十日一雨”的那样风调顺,春旱经常严重地威胁着播种,致使生产难得稳定,口粮供应上常常发生“断粮缺食”的现象。

我们祖先对此,也曾作了坚持不懈的努力。他们一方面尽量选用优良品种或者高产作物,争取在一熟之中多收一些食粮;另一方面则加种一定面积的耐旱性较强的作物(如大豆),或者采用“种谷必杂五种”的多种经营方式,以减轻因恶劣气候条件引起歉收的风险。当然,它们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但“断粮缺食”的问题,没有得到基本上的解决。

而冬麦的收获,是在“日中出”时(夏至)。这时,一般“断粮缺食”的现象比较严重,有了冬麦一季的收入,口粮上自然不无小补。所以,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公元~年)说,冬麦有“接绝续乏”(解决青黄不接的问题)的功能。

三、冬麦的种植又推进了复种技术的发展

劳动人民通过冬麦栽培的实践,进一步体会到冬麦在农业生产上所能起到的作用,不止于“接绝续乏”而已,如果以它和其他作物搭配起来,可以在一年之内或几年之内,增加种植和收获的次数;通过多次反复地实践,终于从农作制上又开了一条提高复种指数的途径。这真是我国劳动人民在农制改革上的一项伟大创举。

公元前八世纪左右,“嵩山之东,河汝之间”(今河南东部),就出现了“四种而五获”,即四年五熟。比之四年四,就多收了一熟。

冬麦和其他作物搭配,形成复种,当然,会遭遇到一系列的技术问题:如土壤耕作、土壤肥力、前后作的关系……等等。随着铁制农具和牲畜动力的使用,加速了土壤耕作速度,提高了耕作质量,进一步做到操作适时;选育早熟丰产的品种,解决荏口安排上的矛盾;增施肥料,以恢复和提高地力;………等等。复种之所以在战国期间得着较快的发展,就因为这期间已具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条件。所以,《荀子富国篇》里,曾这样说:“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即虽在黄河流域,只要能善于经营,也可以做到“一年两熟”。

冬麦和其他作物搭配,形成了复种;复种的发展又促使了冬麦栽培面积的扩大。到战国晚期,小麦在粮食生产中的地位,迅速地上升,大有和当时的主粮一一菽、粟,呈三足立的形势。

西汉武帝晚年,提出“力农”的措施,曾采纳了董仲舒(公元前~前年)的建议,向关中地区推广冬麦。成帝时(公元前32~7年),议郎(官名)氾胜之就在关中地区做教导农业的工作,对冬麦也是十分重视的。

可能就在这个期间,小麦的食用方法有所改进,即采用了粉食技术(是由西域传进还是我们自己的创造发明,这一点不详)。这就提高了对小麦的需要,强烈地刺激了小麦生产;其种植之盛,大有与粟并驾齐驱的趋势。这时,人们提起主粮,都习惯地以“粟、麦”为代表,再也不讲“菽、粟”了。

在周年或几年之内,冬麦和其他作物搭配形成了倒茬轮作,汉代的文献里,像《氾胜之书》里就说到:“禾(粟)收,区种(麦)”。注释《周礼》的经学大师郑玄,就提到在他当时,已经流行“禾下麦”(粟后种麦)和“其(麦)下种禾、豆”的制度。说明冬麦和粟、大豆之间,很快地搭配起来,形成了相当普遍采用的倒茬轮作方式。这里可有一年两熟,在其他地区,两年三熟,三年五熟等等的形式,它们因地而异。

以后,复种技术,更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提高而愈益发展,愈益丰富多彩。在世界农业史上,形成了我国独有的风格。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接绝续乏到复种小麦种植是怎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