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川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云发布云南文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成为
TUhjnbcbe - 2024/3/1 16:27:00
治白癫疯办法 http://pf.39.net/bdfyy/zjdy/180320/6113618.html

云南网讯(记者牟燕红)7月12日下午,云南省文化旅游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在海埂会堂召开,记者从会上获悉,云南推动文物博物馆事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成为云南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助推。云南文博事业在加强调查发掘和文物征集,开展文物维修和抢救性保护,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活化利用,推动文物和旅游融合发展等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加强调查发掘和文物征集。一是开展不可移动文物调查和认定,摸清了不可移动文物资源家底。截至目前,云南有不可移动文物点处,共认定公布四级文物保护单位项,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项(居全国第12位),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项。二是开展考古调勘发掘。“十三五”以来,共完成考古调查勘探项目项、考古发掘项目56个,祥云大波那墓地发掘、江川甘棠箐遗址发掘先后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通海兴义遗址考古发掘荣获国家年“田野考古一等奖”,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成为云南历史文化新名片。三是扩大文物征集收藏。“十三五”以来,考古发掘新增出土编号器物3.4万余件。截至目前,全省国有收藏机构有文物藏品42万件套、78万多单件,其中,一级文物件,二级件,三级件。

开展文物维修和抢救性保护。一是实施文物维修工程,“十三五”以来投入文物保护资金9.14亿元,实施省级及以上文物保护单位保护工程多项。二是配合公路、铁路、机场、水电站基本建设工程,开展文物考古调勘和文物建筑迁建,一大批不可移动文物得到抢救性保护和处理。三是实施文物建筑修缮、维修和文物环境整治,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的生存状况和环境风貌得到极大改善,文物价值得到进一步彰显。四是积极实施可移动文物预防性保护和修复保养,馆藏文物保存条件得到较大提升。

推进文物合理利用、活化利用。一是实施云南博物馆群建设计划,推动八种类型博物馆集群和八个片区博物馆群落建设。“十三五”时期,全省有备案博物馆纪念馆个,较“十二五”末新增53个,到今年6月底增至个,呈现出文物领域博物馆、国有行业博物馆、民间博物馆共同发展的局面。博物馆已成为人们出行游览目的地,年全省博物馆参观人数突破0万人次。数量增加的同时,博物馆建设的质量和水平也有提高,澄江化石地博物馆基本陈列获得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殊荣。二是推动博物馆数字化、智慧化建设。依托“一部手机游云南”建成云南博物博数字开放平台,实现家博物馆展览和重点文物藏品在线展示。积极推广博物馆展览的数字技术运用,提高了展览趣味性和观众体验度。云南考古体验馆正在建设中,建成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考古体验场所。

推动文物和旅游融合发展。一是将文物博物馆单位辟为旅游景区景点。截至目前,全省有A级旅游景区个,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依托或包含文物保护单位的景区有47个,共涉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7个。二是推动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和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编制印发《长征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保护建设规划》,重点建设四类主体功能区,实施六大重点工程,共涉及不可移动文物处、已建成开放的纪念类展馆16处,初步投资估算73.48亿元。目前已投入资金2.2亿多元,实施了文物保护和展示项目10个、公园建设项目8个。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云南段建设正在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和保护建设规划编制准备。三是实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计划。省文化和旅游厅成立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工作专班,统筹推进大理太和城、剑川海门口、晋宁石寨山、江川李家山、昌宁大甸山、广南牡宜等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目前,大理太和城遗址和晋宁石寨山古墓群已入选国家“十四五”大遗址名单,太和城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江川李江山已完成遗址公园规划编制工作。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1
查看完整版本: 云发布云南文博事业取得长足进步,成为